|
|
周恩来黄河归故谈判在记者招待会上
1938年6月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6月9日,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西进,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改道经中牟、尉氏、鄢陵、扶沟向东南方向流去。黄河改道以后,花园口以下黄河故道逐渐干涸,大片黄河旧滩及故道两岸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复垦,构筑家园,并建立起敌后根据地——解放区。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阴谋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同时,为了配合他们的军事进攻,又一次把黄河当做战争的工具,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黄河归故”、“以黄河水代40万大军”、水淹解放区的罪恶计划。如其阴谋得逞,冀鲁豫解放区和渤海解放区势必成为一片汪洋泽国,700万军民生命毁于一旦,且刘伯承、邓小平所部再难立足,或退至黄河以北,或在黄河南岸背水一战;同时,山东、豫东、苏中、苏北解放区与华北解放区也将被分割开来,处于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境地。虽然情势危急,但中共中央以大局为重,同意黄河归故。但同时也严正指出,必须坚决停止在下游未完成复堤前即堵口放水的行动,反对国民党当局制造新的黄泛区。当时,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这一狠毒的政治阴谋,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达一年又一个月之久的谈判斗争。
1946年7月19日下午2时许,中共南京谈判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飞临郑州黄河花园口。他要和国民党政府开展黄河归故谈判,并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以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把黄河问题当做战争工具的阴谋。在黄河花园口决口处,周恩来详细查看了水势和堵口改道工程。
当晚,周恩来乘车抵达开封,入住开封南郊的红洋楼。并在这里秘密接见了冀鲁豫边区的负责同志张玺、段君毅和当时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人。周恩来告诉三人:一定要抓紧时间修堤防,早做迁移河床居民的准备,时刻提防国民党当局的堵口放水。并委托他们转告刘伯承、邓小平:国民党打内战的决心已定,和谈肯定靠不住,让刘邓尽快做好打仗的准备。
7月20日上午,周恩来出席了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礼堂举行的黄河问题座谈会。在会上,周恩来发表了长篇讲话,分述黄河的危害与1938年人为决堤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分析了国内形势,强调必须执行“南京协议”。他以渊博的知识,铁一般的事实,铿锵有力的声调,有理有据,有利有节,义正辞严,据理力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黄粱美梦,为黄河中下游解放区军民的复堤自救赢得了时间,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周恩来同志为此而建树的辉煌业绩,则誉满大河,功盖千秋,永远铭记在黄河儿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