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党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县区详情

通许县

发布时间:2017-03-11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www.kfdsw.com 阅览94次

通许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属豫东平原中部,地处北纬31.15~34.34和东经114.18~114.38之间。东接杞县、西连尉氏、南临扶沟、太康,北交开封县。县境北距古都开封45公里,西南距许昌85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东南距周口、东北距商丘均为110公里。南北长34.8公里,东西宽31.2公里,总面积767.5平方公里。至宋王朝鼎盛时期,水系发达,为东京汴梁以南当津要处和重要屏障。至2013年,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和郑汴一体化黄金圈内,西距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60公里,距省会郑州110公里;北距开封市、陇海铁路、连霍高速、郑徐高铁45公里;日照至成都、大庆至广州和正在建设的商登3条高速路穿境而过,并于境内交汇、城北、城东城南各有一个高速出入口,从产业集聚区上高速只需三分钟;从郑民高速到新郑机场只需半小时。成为豫东交通要塞,起着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枢纽作用。优越的区位优势让通许的发展魅力倍增。

    通许为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隅,据出土文物记载,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结群聚居,繁衍生息,渔猎农耕,年更岁易,沧海桑田,县之隶属地为之多变。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分属许国、郑国等,秦时属魏国,公元前712年7月至公元前696年春,许穆公入居许城(通许旧城之东),许城成为许国国都,长达15年。北宋太平建隆元年(960年)始置通许镇,属扶沟县,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置咸平县。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其与咸平府(今辽宁省开原县)同名,易名为通许县,属南京路开封府,元属河南江北中书省汴梁路总管府。明清属河南省开封市,中华民国初属豫东道,废道后,属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8月18日,由水东地委专署宣布(在朱砂镇陈寨村召开军政大会)成立达生县抗日民主政府。1946年1月达生县复为通许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陈留专区;1952年归郑州专区,1954年改属开封专区;1958年9月,通许与尉氏县合并,称尉氏县,通许县改为通许镇;1962年3月,恢复通许县建置,仍属开封专区;1983年改归为开封市迄今。

    2015年通许县辖城关、四所楼、朱砂、竖岗、玉皇庙、长智6个镇和厉庄、邸阁、练城、冯庄、孙营、大岗李6个乡(镇)和一个产业集聚区,304个村民委员会(包括居民委员会)、611个自然村(街道),2154个村民小组。中共通许县委驻城区行政路中段路北,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县人民政府依次驻通许县委东50、100米路北。

    至2015年底,通许县总人口近68.6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近35.75万人,女性人口32.92万人,农业人口近57.94万,非农业人口10.73万人。全县境内以汉族居多,66.07万人,还有回、藏、壮、蒙、白、维吾尔、满等计16个民族,人口共计6200人,占总人口的0.8%,分布于10个乡镇,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共计4600人,主要分布于城关、邸阁两乡镇。境内有伊斯兰教、道教、佛教、基督教等活动场所5处,信教群众1.56万人(佛、道一般信徒除外),其中伊斯兰教教徒5800人,基督教徒1.9万人。

    通许县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中。一般春暖干旱蒸发大,夏季湿热雨集中,秋凉晴和日照长,冬少雨雪气干冷。年平均日照2500个时数,气温14.1C,年平均温度14.9摄氏度,无霜期222天,年降水量775毫米。

    通许县属淮河流域,涡河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遍及全县12个乡镇,多为西北东南流向,县境流长52公里,流域面积1052平方公里。涡河水系发源和流经通许境的一级支流有6条,左岸有孙城河、下惠贾渠、涡河故道、小青河、标台沟,右岸有百邸沟。源于外县汇入通许县境的二级支流有香冉沟、大高庙沟、上惠贾渠、马家沟等4条。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二级支渠共6条:张百沟、涡河故道西支、申庄沟、枣林沟、于任沟、安岭沟;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水支沟有13条:裴岗沟、三王沟、老王庄沟、唐岗沟、姜清沟、袁滩沟、仲庄沟、大比支沟、东干渠、田王庄沟、谢李沟、孟连沟。

    通许县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华北坳陷南部的通许隆起,处于中国巨型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通许隆起,北为开封坳陷,西为尉氏南曹向斜,东为杞县南部压扭性断裂,南为淮阳地盾北侧坳陷带。通许县境历受黄河泛滥冲积影响,处在自孟津向东形成的巨大冲积扇中部,是黄河南泛滥冲积而成的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地面高层多在57.5—66.5之间,相对高差10米左右。宏观地势平坦,微观又有微岗丘、平地、微洼地之差异。岗丘分布在县北半部的孙营、冯庄、朱砂、长智等地,面积较小。平地全县面积最大,分布范围广;洼地,分布于县东部小青河两侧,多为带状。

    据2015年通许县土地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总面积76675.16公顷,沙土和淤土面积居多,占土壤面积89.45%。全县农业用地60465.19公顷,其中耕地57129.29公顷、园地548.56公顷、林地2255.26公顷,草地7.15公顷。建设用地13034.01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889.4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433.12公顷。水域及水利用地3020.78公顷。其它用地152.02公顷。全县土壤可分为3个土类、5个西类、7个土属、35个土种。

    农作物中粮食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花生、黄豆、红薯等,其中金澳花生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小麦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菜瓜类主要有白菜、红(白)萝卜、大蒜、菜花、土豆、西瓜、葱、菠菜、冬瓜、南瓜等60余种。其中邸阁乡无籽西瓜和四所楼镇李庄村反季节西瓜规模种植,远销省内外。孙营乡的“天仓”牌土豆全国闻名,练城乡“汴南翠”黄瓜直销港澳。林木分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等类,主要品种有:泡桐、杨树、槐、枣、柿、桃、杏、葡萄、苹果、石榴等近30个。

    县境内饲养的动物分畜、禽、鱼、虫四大类。畜类主要有牛、猪、羊、狗、猫、兔等。全县至2015年,畜牧业得到迅猛发展,规模养殖场发展到5586个,规模养殖小区240个,其中养牛场66个,存栏达到8.11万头,猪场发展到260个,生猪130万头,散养羊46.4万只。禽类有鸡、鸭、鹅、鸽等。至2015年,禽437.6万只,其中全县养鸡场发展到1200个,共养鸡389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43万吨、3.03万吨、1.41万吨。鱼类有鲤、鲫、鲢等,竖岗镇王庄村建成全县最大8个养鱼塘,占地100多亩,每年产鱼4.5万公斤。虫类有蜜蜂,至2015年,全县共有养蜂场16个,其中城关镇二村村民张金刚办的杏花园养蜂场,年养蜜蜂350箱,产蜂蜜5000公斤。 

    地处中原的通许县毗邻古城开封,在开封厚重文化延伸带上,与其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故人才辈出,令人仰慕。仅从宋真宗咸平五年,建县至清代之不完全统计,登进士榜者28人,另不完全统计,宋朝有王拱辰、元朝进士赵端卿、娄兴,明朝有孙确通、时纪、贾恪、娄良、丁绣、贾定、李志学、娄越、崔应极、牛珠、王顺行、李云鸿,清朝:王章柄、司百职、景份、仓经辰、侯亮工、娄桂林。宋仁宗时,王拱辰19岁举进士第一名,世称“少年状元”,曾连居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代帝王之官,历任吏、户、礼、兵、刑五部尚书,并以特使、国信使身份数次出使契丹,表现了超人的治国才能和非凡外交本领。被世人称为“狂生”的秦末陈留高阳(通许县高旺屯人)的郦食其,为刘邦起义军献策攻破陈留城池,被封为“广野君”。明代进士娄良居官清廉、有胆识,不贪钱,不怕死,其事迹被后人传为佳话。

    通许近代名人贤达、爱国之士更不乏其人:如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胡汝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各民族团结御敌、中华民族进步振兴贡献毕生精力。致力军事救国的民族人士侯连瀛,虽长期在国民党政府身居要职,但却同情共产党,坚持反蒋爱国立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亲切接见。著名武术家、教育家,中国三大武林泰斗之一的张文广,自幼酷爱武术,1934年获全国摔跤公开赛轻量级冠军,1935年随中国武术代表团赴东南亚各国表演,1936年赴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1960年跟随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任武术顾问。在国内重大武术比赛时,经常出任总裁判长,曾任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著名音乐家、革命烈士、四所楼镇人娄茯苓(化名罗品),1939年奔扑延安,在陕北公学毕业后,分配到冀中新世纪剧社,任小鬼队队长。期间谱写了《青年颂》、《瓜儿离不开穰》、《交通站》等歌曲,在革命根据地乃至全国广泛传唱,影响至今。1942年8月13日,年纪仅22岁的他,因掩护战友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和中国音乐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世人永远所怀念。著名电子学家陈天智,1946年赴英国皇家空军雷达学校攻读研究生,1947年回国先后在苏州和河南大学任教,他用英语撰写的《雷达上阴极射线管》和《电子管无线电讲义》,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和国防巩固起到很大作用。著名物理学家胡乾善,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继之留学英国,1937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工学院教授,力学教研室和院务委员会委员,1960年被选为江苏省力子学会理事和全国力子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主要著作有《内燃机》。

    时代先锋层出不穷,从1978年至2010年从通许大地走出7位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竖岗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更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该村粮食产量和夏粮贡献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受到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通许县公路段段长陈秀梅,20多年迎风沙、战严寒,好路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被国务院命名为有突出贡献专家、推举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城关镇赵河村青年彭心强,在建筑行业从掂砖提泥的力工到建筑公司技师,一个普普通通农村打工仔,用自己勤劳汗水铸造了一个新时代的优秀农民工形象。他相继获得了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省劳动模范、2010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大岗李乡苏刘庄村爱心医生马文芳,连续30年坚持每年9次义务为本村儿童预防接种,并为他们建立防疫卡,为该村40岁以上中老年两次免费体检,20多年来,每逢双月十五日,坚持为大岗李乡敬老院30多位老人义务看病体检,为该村8位伤残军人常年义务体检看病。先后捐款6万元,用于村公益事业和困难户救助,拿出2万元资助7名儿童,使其完成学业,还为该村83户困难户交3670余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谐中国十佳健康人士、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百佳村医生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推选为第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亲切接见。以及县籍在外地工作的姬建国和刘效娅等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邸阁乡原司法所所长王运宏,在任职18年中,常年深入基层,成功调解1800多件民间纠纷,化解平息10多起群体性事件,安置帮教180余名刑释解教人员,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5000多份,最后累死在工作岗位上。2011年被省司法厅、国家司法部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国家司法部二级英模;通许县公安干警、维和英雄于江桦,2009年9月22日远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期间始终坚持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海地一年零一个月的维和任务。2010年9月于江桦被联合国特派团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称号;孙营乡司法所所长赵天立至2015年底,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328件,排查纠纷265次,预防纠纷374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30年,调解率100%,调成率达98%。省级18个媒体予以报道。2015年12月底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称号。剧作家张文修,20多年创作了70多部反应现实生活的现代题材戏剧,其中编写的《双美赞》后改成电视戏剧《山情》获得第二届全国戏曲电视剧金奖,中央电视台三次播放,创作的戏曲《乡姑》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杯汇演金奖。他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劳动模范、科技兴汴带头人、自学成才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通许县文化古迹遗留较多。子羽墓位于通许县产业集聚区金园社区东,通许县烈士陵园对面的,为春秋时郑国人官封行人(外交官)子羽之墓。岗上遍生柏树,墓前有清代石碑一通,清康熙五十年(1716年),于墓地建子羽祠时所立,知县李为宽撰文,其后知县王应佩为其祠撰联“郑有人焉,华国文章推钜手;古良臣也,轩风采动长思”。有额“高山仰止”。

    庞涓墓战国时魏国人庞涓之墓。位于通许县城东三里岗村西,墓地约1000平方米,墓呈园丘形,庞涓墓南部原有马童墓、兵器墓,墓西100多米有一南北走向的河渠,芦苇丛生,景色宜人。

    李佐车墓为秦汉时赵国谋士李佐车之墓。位于通许县西北孙营乡李佐村,墓前有道光七年(1827年)通许县令李宗弼重立石碑一通,如今仅余一墓一碑,四周不断有古瓷出土。

    董仲舒墓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之墓。位于通许县四所楼镇仲舒岗村,其墓高约3米,为一园形土丘,墓前有明代残碑一通,东汉永平年间(公元136年)此墓前有董仲舒祠和古碑多块,宋末,金兵南侵,董仲舒祠成废墟,明清时重修。

    曹植墓为三国魏陈思王曹子建之墓。位于通许县长智镇前七步村,曹植墓丘原来十分高大,为一巨型土冢,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及百姓取土,逐渐缩小为一圆形土丘,明万历年间(1580年),当年建祠时所立《通许县创建陈思王陵祠记》之石碑尚在,1997年,曹植墓列入国家旅游局“三国战略旅游线”,2000年划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吟出千古绝唱“煮豆持作羹,漉以为汁;萁在釡下燃。吾在釡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至今在全国广泛流传。

    寇准墓为北宋清官寇准墓。位于通许县大岗李乡寇村村西,墓旁杨柳参天,芳草铺地,墓前建有一座小庙,庙里有寇准模拟画像,为通许县文物保护单位。

    九女冢即九女之墓。位于通许县孙营乡九女冢村西,清《通许旧志》载“王季之乱,赵氏九女逼以寇,义不受辱而死,葬于此地”。至2011年,仅余下一个冢,此冢为圆形土丘,冢上西部有一株千年黑槐树。为通许著名古迹。

    欧阳修墓位于通许练城乡欧阳岗村北,墓南北长70米,东西宽80米,旧有祠,现已无存,清道光年间,知县黎士华撰文立碑,碑高3米,宽0.7米,厚0.3米,上书“欧阳修文忠公墓’。此碑在1968年被砸成三节,祠、墓皆无存。

    古墓群大岗李古墓群,位于大岗李村岗岭上;城耳岗古墓群,位于通许县城西城耳岗村西侧;小岗古墓群,位于县城东北小岗村中、大双沟古墓群,在大双沟村南岭上;山龙口古墓群,在县城北冯庄山龙口村土岗上;邢岗古墓群,位于通许城关镇邢岗村西。

    于氏祖茔,位于长智镇前六营村东,占地173亩,墓地有古碑一通,明墓志铭12方,此地为战国时六国“合纵”向西伐秦,连营于此,故名六营。墓地分布大小墓头300多个,长眠着上百位于姓仕宦。据《于氏宗谱》记载,墓地葬有明清进士6人,举人15人,贡生60多人。

    娄氏祖茔:位于通许县四所楼镇大上湾村南,占地10亩,旧时,娄氏祖茔广百余亩,有山门一座,建筑精致,中有祠堂一座,古碑一通,文革期间尽毁。1998年,娄氏祖茔修复了旧茔,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入通许县”寻根问祖旅游开发项目”。另有吴氏祖茔,在通许县长智镇西芦氏村东北处。

    上仓城故址,位于通许县城西4公里的后城耳岗村,五代时期后周周世宗(954—959)柴荣在此建仓,以存江浙水运而来的米粮。下仓城故址:位于通许县城北10公里之小城村,五代时期后周周世宗伐南唐时所筑,以储军饷。

    从春秋至秦,通许境内曾建有牛首城(春秋郑邑,在县城东北)、石仓城(郑庄公筑此城积仓粟,在开封东南,县城西)、斗城(春秋时郑地,在县城东北10余公里处)、裘氏城(秦邑,在县东3公里苗岗一带),以上遗址,今均已无存。著名哲学家墨子就出生在裘氏城。

    东水沃遗址位于县城北1公里东水沃村,1984年8月,县文化普查时发现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锄、灶台和战国时期的斗、鬲等器物。

    状元桥遗址在通许县城老供电局南状元桥街,现住村民杨铁棍家为状元王拱辰故居处,其东侧现遗留桥石断裂面,长3米,宽2米。

    郭槐庄园遗址:位于四所楼镇韭菜王村北地,于建白村西,三赵村东南处,占地30余亩。据韭菜王村老支书于善环介绍,此处为宋朝九千岁、大奸臣郭槐之庄园,现在的韭菜王村落为郭槐菜园地,菜园地有一口直径约2米大口井,后长出棵无比的大韭菜,称谓韭菜王,因郭槐为奸臣,庄园荒芜盐碱地蚀,寸草不生,七十年代为四所楼乡打靶场,现为韭菜王村田地。

    刘家当铺遗址位于县老后街中段路东,为尉氏刘青霞家当铺,原四合大院,30间房,至2013年仅剩三间房屋,现为一袁家姓人所居。

    河南省稀有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锣戏,生存在练城乡西朱庄村,以及通许、尉氏、扶沟交界处的偏僻地带—通许大岗李乡赫庄村,民间有“喝了朱庄的水,长了个锣戏的嘴”的说法,可见影响之大,群众喜爱之深。据说锣戏起源于唐太宗时期,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的宫廷戏,因而锣戏也叫“乐戏”,一锣、二簧、三弦、四柳、五越、六梆,锣戏排在诸剧之首,2007年4月,通许县锣戏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鼓道情是河南省珍稀剧种,历史悠久,分布在通许县及其周边地区。据《通许县曲艺志》记载,渔鼓道情在清道光五年(1825)年传入通许县,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通许县邸阁镇东时村有民间艺人张永来到周口拜师张学喜学习道情,后传到通许,至2000年以来,由于曲艺存在的社会基础变化,娱乐方式多样化,道情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状态。至2013年,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3个,市级12个。

    通许县是一座人文与自然景观辉映的县城,明有八景为:羽墓春云,指羽墓春天景色。寇坟秋雨,指寇准墓在秋季细雨连绵景色。柏岗晚渡指柏岗渡口傍晚景色。双沟夜柝指船只灯光点点,村内梆声阵阵尔,一番夜间动人景色。蜀主荒坟指五代十国时蜀国主孟昶墓。上仓故址指县西城耳岗村五代时,运粮车马川流不息景象。鸑鷟晴岚指在通许县东南部有一丘岗,传有凤凰集落此岗,这里冈峦起伏,雾气腾腾,景色引人入胜。练城晚照指练城一带古称练兵之地、人烟密集、市井繁荣、晚霞普照,景色动人。

    通许古有八大景,今有三湖四河五广场景观。自1997年全县开展生态示范园建设以来,通许县把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作为提升城市品位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牢固树立建设复合型城市,引水建城、种植美城城建理念,使城镇化建设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至2013年,随着日南高速连接线升级改造、商业路西延、富民路中段等道路顺利完工,涡河故道景观带、咸平大道、工业大道、上海路灯绿化工程竣工,护城河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咸平湖蓄水工程、二水厂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积极推进,33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逐步形成一咸平湖、东湖、岳家湖、滨河公园、涡河西支、涡河故道、护城河,湖水清澈,河岸绿树环绕,惠贾渠、护城河二河碧水潺潺,河流纵横,淌金流彩。人民广场、金达广场、亿通广场、文化广场、咸平公园广场五广场建设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使现代化城市景观突显、休闲玩乐的人们幸福脸上流淌着欢悦的无限生机和葱茏希望。2013年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称号。

    历史变革中的通许,古时地当要处,向为战略要地,五代时境内驿道通往全国各地,蔡河横贯南北,此为主要码头,交通方便,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境内曾建造上仓城和下仓城,以储粮饷,至北宋王朝鼎盛时期,曾起着“备九年之储,供六军至给”重要作用,故常设重兵,严加把守。皇畿赋云“中有大川,通阐带闠,贯都邑而北来,走江湖而南会,何客棹之常暄,聚茶商而斯在,千轲朝空,万车夕载,正谓是以通于汴也”。风景秀丽,多为人赞美,明傅国诗曰;“有径草添媚,无人菊自芳”,明李骥诗曰:“雨入新洼满,花繁近圃载。幽禽时弄舌,浪碟日瞪台。”

    碧血凝成彩霞,山河铸就丰碑。通许县不仅是一片绿色的土地,更是一片经受过枪林弹雨洗礼的红色土地,通许县人民素有反抗侵略,反抗剥削和压迫的光荣传统。明末,闯王李自成起义,不堪劳苦的通许县人民纷纷响应。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义军和捻军,多次在通许驻扎和经过,贫苦百姓箪食壶浆热情招待和慰问,从之者甚多。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复至,境内驻扎数月,群众亦起而响应。宣统三年(1911年),长智润店村曹金川,秘密组织贫苦青年反清,后与鄢陵、扶沟反清力量联合组成黄道会,举行武装起义,提出“打富济贫、平均地权”等口号,将巨商、豪绅财物分给贫苦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城关乡时庄村时敏行,清末留日时即参加同盟会,竭诚追随孙中山,曾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原国民军第一军长,后来,积极参加北伐,他曾多次身处险境,仍坚持斗争。1912年,四所楼乡娄拐村娄伯寻,在家乡建起红枪会,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响应北伐,并领导农民起义,一举攻克杞县县城,建立革命政权。1931年,四所楼村娄光舞(今名罗文)参加共产党,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曾两次组织学潮,给地方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厉庄乡厉庄村厉国瑞又名牧野,抗日战争期间曾六次驾机,打击日寇侵略者,后于成都主编《笔阵》刊物,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城关镇查拳大师常振芳,抗日期间组成大刀队,自任队长,率领大刀队砍得日本鬼子望风而逃。四所楼李庄人耿德生,视日寇如仇敌,不但带领村民杀死两个日本鬼子,自己还亲手杀死两个日本侵略者。1939年,共产党员张相石、毛春林、席廷彦等,在通许首先建立共产党组织,组建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摧毁蒋家王朝做出了极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前后,许多通许优秀儿女在艰苦的斗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胜利献出了生命。张百匡村张化成一家出四位烈士。他与弟弟张化相共同参加抗日队伍,英勇拼杀,屡立战功,在战场上不幸双双壮烈牺牲,其父张天禄任村农委主席,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对敌斗争,其小儿子张化也积极参与,后二人被国民党杀害,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战歌。

    1948年6月24日,通许解放,通许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县人民奋起医治战争创伤,动手建造幸福家园,使破碎贫穷的通许焕发了勃勃生机。新中国成立后,通许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虽经历倒退和徘徊阶段,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县人民在中共通许县委的领导下,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至2013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给位于增长极黄金圈内的通许县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按照凝神聚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真抓实干开创通许美好未来主导思想,在实现通许县快速崛起中,不断在关键环节上寻求新突破,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产业集聚群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位,更加注重关注民生,做到加大开放招商力度,做大做好主导产业,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宜居新型城镇,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谱写着传统农业县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新篇章。

    通许县农业生产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帝国主义野蛮侵略,连年不断的战乱和匪祸,加之自然灾害肆虐,致使通许农业衰退,田地荒芜,灾难重重,民不聊生。解放后,呈现四个发展时期,1949—1957年为农业恢复发展时期。这时期通过土地改革,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当时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亩产由1949年的49公斤增至64公斤,总产由61715吨增至91963吨;棉花总产由498吨增至1352吨;1958—1962年为倒退期,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盲目“跃进”且由于推行食堂制,搞大兵团作战,强行小村并大村,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频繁,造成农业倒退,小麦亩产降至26.5公斤;1966—1976年农业徘徊时期,此间虽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农业学大寨”单一模式影响,但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竭力抵制,农业生产还有所发展;1977至1985年,特别是1978至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迅速发展时期,截止到1985年,粮食总产达206782万吨,较1949年提高3.351倍;1986至2013年为农业发展兴盛时期,期间,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第一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国家“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始终牢记稳粮之责,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坚定抗灾夺丰收信心不退缩,坚定保持粮食生产不动摇,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高产,粮食生产连续12年增产增收,至2015年全县农林收渔业总产值88.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0.5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38.73多万吨。在全力以赴夺丰收、多措并举保粮仓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引导农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产业化转型的加速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层次的现代化农业。大力实施项目强农战略,围绕“农”字开展招商引资,在壮大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上求突破,2008至2015年,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绩,逐步形成了“一带、三区、六大生产基地”。“一带”就是沿密杞公路两侧,总长约31公里的高效经济作物开花带;“三区’就是以邸阁、大岗李、竖岗、厉庄为主的麦、菜、瓜一年多熟种植区;以孙营、城关、朱砂、冯庄、厉庄为主的露地菜种植区;以玉皇庙、练城、四所楼、长智为主的反季节瓜菜种植区;“六大生产基地”就是以邸阁、大岗李、厉庄为主的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以长智、竖岗、朱砂为主的小杂果生产基地;以孙营、城关、冯庄为主的土豆、菜花、白菜、胡萝卜生产基地;以朱砂、四所楼、竖岗为主的大蒜、辣椒生产基地;以城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玉皇庙、练城、长智、四所楼为主的温棚西瓜、黄瓜生产基地。2015年全县蔬菜获大丰收,种植52万多亩,蔬菜总产达179.51万吨,实际生产中,推广实施了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春土豆—春玉米—秋菜花或胡萝卜和小麦—无籽西瓜—秋菜花或辣椒两种方法,至2015年底,全县推广面积5.5万亩,亩产收入6500元,平均亩产增收6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增收3亿元。同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完成土地流转连片成方土地经营面积4300亩,植树165万株,造林2.3万亩,新建沼气1000座,实施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高标准农田示范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实现节水灌溉3.8万亩,修建桥、涵、闸550座,机井1010眼。畜牧业方面,大力发展以生猪、肉牛、蛋鸡、肉鸭规模养殖,规模养殖场发展到310个,规模养殖小区发展到12个,生猪存栏98万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生猪调出大县,2013年,全县牧业产值206622万元,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县。2015年,扎实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粮食总产达到38.73万吨,实现“十二连增”。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成功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新纳入市级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个、产品认证3个。着力提升农民专业化、组织化水平,新增省级专业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市级专业合作社16个。深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新颁证60个行政村。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面积3万亩。投入1.53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引黄灌溉、油改电、病险桥涵整治等农田水利工程。大力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实现脱贫8500人。

    全县工业经济增长迅猛。工业成为通许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建国初期,通许工业极其落后,仅有酿酒、卷烟、食品加工、弹轧花、榨油、土砖瓦、印刷小作坊和一些设备简陋的铁工、木工、编织小摊铺。新中国成立后,逐年发展,1952年,工业总产值为4.3万元,1978年为2172万元,至2011年,经过60年的发展,工企单位由1950年的1家,1960年197家,1970年313家,1980年918家,2008年4526家,发展到2013年的41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54家,规模以下工业4013家,工业总产值达到682423万元。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年度工业投资76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 ,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主导产业迅速发展,电动车产业首次被列入市十大产业群,年产能达120万台,五星钻豹电动车、天功车业正式试生产,沃隆二期、科瑞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即将投产,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逐渐壮大,上都粉业二期、海壹食品、天宜园食品投产达效,豫东粉业、纺织工业园正在加工建设。纺织、酿酒、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成为通许县的五大支柱产业。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以道路、排水、亮化、绿化、网络、有线电视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实现了道路建设“四纵”、“四横”和配套设施“七通一平”目标。至2013年,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13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达到71家,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完成83.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亿元,成为全县工业发展重要平台。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十块产业集聚区”和“河南省最具有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全县积极推进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初步形成四所楼化工聚集区、厉庄农用机械加工聚集区、孙营板材加工聚集区、长智、大岗李休闲食品产业,在努力打造“工业强县”号召下,全县工业已实施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至2015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总数达到155家;大中型企业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90亿元。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沃隆车业、天功车业、五星钻豹电动车等企业运行良好,瑞普电动车、风爵电动车、超威电动车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电动车集群被评为省13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牧原饲料、木工热压机、纳森木业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宇东粉业、天天纺织顺利投产,海壹食品、味一食品、康森木业产销两旺。骨干企业创新升级步伐加快,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专利申报93项、授权39项,新创省著名商标5个。澳凯光电、万农种植分别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挂牌、E板上市,晟道科技获得国家科技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宏大化工二期技改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华银纺织、新开元服饰顺利迁入产业集聚区。2015年,2015年“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产业集聚区新增建成区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达到10.8平方公里。新修自来水管网15公里、天然气管道10公里。35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产业集聚区增加值完成43.5亿元,在连续两年荣获“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各项指标达到晋升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水沃前街、民生路南段、平安路中段顺利竣工,天然气管网铺设完工,污水泵站主体竣工。特色商业区建设仍然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完成县城生态水系规划,实现“三河三湖”贯通,滨河公园重新启动,岳家湖公园基本建成。迎宾大道中段绿化、人民路升级改造、丽星路西段、康力路北延等工程顺利完工。强化城区绿化管理,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1万平方米,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教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建成,丽星小学投入使用。建立了城市公交系统,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54万亩,顺利通过省级林业生态县复核验收。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6个。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整治行政村112个,建成示范点3个,完成朱砂镇美丽乡村项目,荣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先进县。改建县乡道路20.2公里、桥梁97延米,认真实施了省农村道路“十百千”示范工程,改建村道46公里。养护干线公路85.6公里、村道140公里,创建省级文明示范路段19公里。着力完善农电设施,改造农网线路50公里,新建供电台区17个。商登高速、新开铁路进展顺利。

    2015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42136元,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8元,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0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8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43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64.5亿元。特色商业区建设持续加速,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0个,新增服务业企业用房面积37.3万平方米,新增商户286家。金达国际建材城投入使用,义乌小商品城、欧式步行街基本完工,国奥家居广场、金达二期正在建设,上海百联吉买盛、新峰超市成功入驻。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华保农贸大市场、金澳保鲜冷库正式运营。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被评为全省金融生态优质服务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47.7%,较上年同期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存贷比达到120%。

    201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建国初期,投资完成额不到万元,改革开放初期也仅仅百万元,“九五”、“十五”期间发展迅猛,201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6.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0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7.0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2007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先突破亿元大关,2015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近7.5亿元,,税收收入完成5.12亿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47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6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53亿元。

    2015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4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72亿元,相当于1949年的1280倍,经济快速发展和党的富民政策,极大地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县城出现了以开封三毛、汇通、福盈门、吉买盛为主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各大小商铺林立,全县城商铺达几千家,处处呈现市场繁荣景象。农村消费市场也空前活跃,家家户户拥有移动电话、冰箱、宽屏彩电、电脑、电动车、小汽车等。

    经60年发展,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客运网络遍布全县,截止到2015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486公里,毎平方公里密度达171公里。县乡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均实现了通公路。同时投资750万元,购置57辆“新农巴士”全部投入农村客运网,开通了城乡公交车。县汽车站交通优先,开设线路四通八达,城内公交安全有序运行。相继开通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内外15条线路。2015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2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8900万人公里。2014年商登高速、新开铁路进展顺利。2015年商登高速全程通车。通许电信拥有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全方位、大容量、多手段、高速率、安全可靠地通讯传输网、世界先进水平的电话交换网、完整统一的公用数据通信网络,为实现4G网络的全面覆盖及高效性,公司投资数百万元用于移动网络基站,传输、配套等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优化和改造。在全县各乡镇新建基站数10个,实现从城市到农村,都能享受到高速的4G网络服务,稳定高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随着4G网络的建设宽带达到百兆带速,百兆宽带的流畅快速全方位满足用户的互联网商务、娱乐、生和、信息咨询等需求。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