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党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节日节会

正月十五闹元宵

发布时间:2017-03-29 来源:《开封市志》 阅览77次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开封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和饺子,开封俗语云:"十五扁十六圆,圆圆扁扁又一年。"


北方的元宵


南方的汤圆

 

“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元宵节放灯、吃元宵在中国久沿成俗。元宵节放灯盛于唐、宋,有关宋都东京元宵放灯的盛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有详细精彩的记述。


燃放孔明灯

明朝,开封虽已不再是首都,但明太祖封其第五子朱棣为周王于开封,元宵灯节由五夜改为三夜,但其气势规模,挥霍之巨,也不亚于北宋时期,对此《如梦录》亦有详细记载。

清末至民国年间,放灯之习俗亦然。从十四日开始,家家都要用米面蒸做约二寸高之"灯盏",上凹,盛以香油,以红线绳作为灯芯。从十四日开始,至十六日夜止(也有延至正月十八日的),在各神像之前,每个门窗以至水缸、粮囤、捶布石之旁均燃灯一对。收灯后例不自食,必须施于乞丐,名之日:"拾神果"。灯节前数日,各式各样纸扎灯笼,已经充满市上,开封之河道街,是花灯行商集中展列的地点。十四日夜,鼓楼街、马道街、相国寺后街、东大街、老府门街、书店街等街道的商号,都挂上园形的红纱灯(亦名宫灯),或方形绘有图画的纱灯与玻璃灯,以及走马灯、羊皮灯、无骨灯等,而灯上所画的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唐僧取经、鲤鱼跳龙门、八仙庆寿等。但这一夜名为试灯,正式灯展为十五日夜晚。届时各街各巷,在家点上灯盏,敬全神、吃元宵。儿童大多手提灯笼,从四面八方集中于繁华街道,像一条灯的河流。各庙宇例设灯山一座,各商号例放花筒,引人注目。

开封现在的元宵灯节,自正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夜,为时五天。每届观灯人数多达百万人次,其中有来自五大洲的国际友人,也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成都、天津、郑州、洛阳、焦作、鹤壁、驻马店、安阳、三门峡等地的游客。全国十几家新闻单位前来采访,省、中央电视台都先后播放开封灯展的专题录相。


开封灯展


开封灯会


开封灯会

千年古刹相国寺举办元宵灯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独具特色。新中国成立后,相国寺以其历史文物胜迹众多的优势,从1977年起,连续举办了十届灯会。每届灯会自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二月二日结束,历时一个月,游人始终络绎不绝,受到各地城乡群众和中外人士的好评。相国寺灯会的最大特色是彩灯繁多,陈列有序和精妙布局。自相国寺大门起,目光所至无一不是彩灯。灯会以寺内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为中心,沿两廊展线排列展出。灯会期间,寺大山门上高悬四个巨大的红纱宫灯,合书"古都灯会"四个泥金大字,山门内是一座高数十米的灯塔,两侧青松翠柏上挂满了灯,有宫灯、彩灯、串灯、壁灯、挂灯,形态万千。还有走马灯、羊抵头灯、飞机灯、大炮灯、荷花灯、雄鸡报晓灯、福禄寿喜灯,大的如磨盘,小的如蜂蝶,或匿于树丛,或弦目于要道,如群星闪烁,交相辉映。摆列在天王殿的千里马灯,高达十数米,如真马昂首嘶鸣;孔雀开屏灯,美丽动人,其翅膀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耀下,黄绿相间,如同宝石镶嵌而成,且时张时合;一盏活蹦乱跳的金鱼灯,眼会转动,尾能摇摆,还能口吐串串水泡;飞龙灯高悬半空中,盘绕腾飞,喷云吐雾。相国寺的灯展还带有浓厚的地方风情,如"抬花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七品芝麻官"等,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