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节日节会

处暑:暑气渐消 秋意初萌

发布时间:2025-08-23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www.kfdsw.com

       


        处暑,农历七月的中气。是终止的意思,昭示着暑气至此渐消。作为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携着三伏尽退的凉意,将天地从盛夏的酷热中温柔唤醒。宋人笔下的处暑,既有疾风卷着骤雨,将残留暑气一扫而空的爽利,亦含新稻飘香入馔的丰饶,更在晚凉初定时分、蝉声渐歇的静谧里,徐徐铺展成一卷宋韵秋声图。

      【骤雨涤暑 秋意初显】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仇远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将处暑的清凉写得酣畅淋漓。“疾风驱急雨”,宛如北宋东京画工的狼毫笔,将积攒了整个溽暑的闷热一扫而空。那雨来得急促而彻底,“残暑扫除空”,既写尽天气骤变的痛快,又暗含对季节更迭的豁达。最妙是“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的细节——当北风透过窗棂缝隙侵入书斋,曾经必备的纨扇已成案头摆设,这种物候变迁的微妙,被诗人以“嫌”“笑”二字点化得生动传神。尾句“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的闲笔,更将个人感悟升华为文化记忆,让欧阳修《秋声赋》中“其容清明,天高日晶”的意境,在处暑的雨声里获得新的生命。

      【甘霖润田 农人欢歌】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jī) 。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时节,宋人最念“高原满一犁”的农事景象。王之道笔下这场及时雨,让“大旱千里”的焦土重获生机,更暗合“处暑种荞,白露看苗”的农谚。京城郊外的稻田里,农人正抢收早稻、播种晚禾。处暑的丰饶,不仅在五谷满仓,更在宋人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律动的深刻理解与遵循。
        当北宋东京城的更漏轻叩处暑初更,州桥夜市已飘起“秋梨膏”的甜香。将夏日的炽热与秋日的澄明编织成网——它允许残荷听雨的惆怅,也包容新稻入仓的喜悦。处暑的天地清肃,是生命沉淀后愈发澄明的映照。那些在宋诗词中流淌的秋声,既是对夏日的告别,更是对秋实的深情凝望。







分享到:            

  友情链接

豫ICP备2024052524号-1 中共开封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办

豫公网安备41021102000060号

开封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