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白露
发布时间:2025-09-07
来源:开封党史方志网 www.kfdsw.com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清晨,水汽遇寒凝结成水滴,落在庄稼上,藏在草木间,清澈澄明,是为白露。北方天高云淡,南方丹桂飘香。秋深露重,草木由深绿渐渐变黄,树叶开始飘摇零落,农事也开始进入最后的繁忙阶段。
山河向晚,已是半秋。两场秋雨过后,秋又凉了一度。
【白露消暑 丹枫画秋】
泛舟秋怀
宋·罗与之
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
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
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
罗与之是宋代一位小众诗人,诗作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趣味,简练精悍,颇有孟郊、曹邺的风味,得到过刘克庄的赏识。在一个秋日的午后,罗与之泛舟湖上,眼前的美景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泛舟秋怀》,将心中的情感化作诗意的文字。
“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轻轻点出白露已至、秋意渐浓、暑气消退的时序变化,绚丽的红枫点缀着如画的秋光,秋天特有的清新与美丽跃然纸上。诗人在《闲居遣怀》中写“日暮掩松关,悠然谢往还”,在《闲立》中写“晚来闲立小溪边,看彻遥峰入紫烟”,与“归思大江流”一句有异曲同工的淡泊之妙。尾联描写自己泛舟时的所见所感,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美好,远离尘世纷扰,终在自然美景中寻得了心灵慰藉,满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晓月清风 青山渐远】南柯子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僧人仲殊,俗姓张,名挥,曾经中过进士,后来半路出家,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仲殊与苏轼往来甚厚,苏轼称他“胸中无一毫发事”,性情坦荡、不拘礼法。此词即是这位诗僧真性情、真才情的真实流露。
十里青山,数声鸟啼,原是快意畅游的大好场景,可对一个弃家流浪的行脚僧人来说,感到的却是“凄凉时候”,前面再冠以“又是”二字,说明这种飘泊生涯为时已经不短了。词人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用词笔如实写来,情景并茂,显示了他的浓郁诗情和坦率性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此情景相生的妙笔中可以见出僧人的风趣,和他那任真自得的飘洒词笔。
白露之后,秋景尽显。秋日之美,在于偶然能嗅到的桂花香,在于枝头渐次成熟的瓜果,在于色彩次第变幻的各种植物。落叶翩翩,石榴鲜美,橘黄橙绿,数不尽的春华秋实,在五感之间蔓延绽放。在这浓淡相宜的时光里,不悲流年,不语沧桑,看秋收一季,看雁飞一行。